在欧洲游期间,德国朋友建议陈洁晓去奥斯维辛集中营看看。
昨日下午,一辆开往苏澳镇方向的大巴上,坐着六名来自乌克兰的客人。当乌克兰新闻代表团详细了解平潭未来的规划后,格列布说:回国后,我们将介绍平潭的城市发展和企业项目,希望更多乌克兰企业了解平潭,期待双方的合作。

中国记协国际部欧洲处副处长谭武军表示,乌克兰处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而福建是致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希望双方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合作,借由乌克兰记协释放更多的信息和政策,谱写中乌新闻交流合作的新篇章。大巴沿着乡道一路向前,沿途绿树郁郁葱葱、石厝栉比鳞次,乌克兰人维塔利随即拿起相机,透过车窗记录行车过程的点滴。乌克兰新闻代表团首先来到建设中的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现场征迁工作刻不容缓,屿头乡成立征迁工作小组,共有十多名成员,同时与包村主干合作,早已开展征迁的前期工作,包括向片区提交房屋征迁实施方案以及对房屋进行质量勘测等。这是近日,记者从屿头乡政府获得的讯息。
根据安排部署,除了镇镇有干线通屿头乡支线项目的征迁任务外,屿头乡还需为田下客滚码头接线公路项目开展征迁工作,共涉及8亩土地和1座房屋。目前,125穴坟墓也已经完成签约,下一步我们将与村民们协商开展动迁以及坟墓补偿工作。位于流水镇的君山后村石头厝最是原生态。
距今近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平潭岛上繁衍生息。开发好这些传统村落旅游,将成为居住在钢筋水泥的城里人最向往的海边渔家生活。平潭政协委员余小燕曾经提交《平潭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案。平潭岛上多产花岗岩石,于是当地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建造房子。
这是一个依山傍海的小村落,村子前就是一望无垠的大海,村里石头厝一栋挨着一栋,房子与房子中间是由石头铺就的山道。而今,伴随开放开发的春风,实验区叠加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平潭提出打造国际旅游岛。

他说,住在城里的孩子们经常回来看他,有时候也会待上几天,孙子们都很喜欢乡下生活。平潭原来是一座孤岛,无论是物质运输,还是人员流通,都存在诸多不便。在这样一个封闭海岛里,生产生活更为不易,好在岛上盛产花岗岩和火山岩,于是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石材建造房屋。站在山顶眺望,犹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
老黄说,他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而在平潭现有的石头厝里,民宅单体模式主要有四扇厝、竹篙厝两种。从清代中叶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四扇厝一直是平潭传统民居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平潭对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5个村进行规划和整治。
去年公布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里,平潭共有斗魁村、东美村、山门村、青观顶村、白沙村等5个村庄入选。在大开发的发展良机里,如何保护好传统村落和石头厝?当地政府一直在努力着。

吴金泰说,平潭海岛鲜明的特点铸就了伟大的居住文化。平潭综合实验区规划局副局长王天今介绍说,早在2011年4月,实验区就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开展《平潭主岛村落风貌保护专项研究》编制工作,2013年8月底该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规划将平潭主岛建设分为村落风貌保护区、村落风貌核心保护区、村落风貌控制保护区及一般区域四类。
居住文化的活化石平潭岛,只要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石头厝(石头房子),这些石头厝犹如画中景物分布在海岛的各个角落。去年9月,根据福建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白青乡10个建制村被列入试点项目,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这是一座典型的四扇厝,从地基到墙面,从门框到梁柱,再到围墙等,都是用花岗岩石料垒砌而成。白青乡白沙村的石头厝临海凭风,密密匝匝却井然有序。在开发中打造新名片今天的平潭已不再是孤悬海外的岛屿,石头厝的独特风情因平潭大开发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成了平潭一张亮丽的名片。四扇厝以单进四扇房为主,房内左右两侧为房,分前后房。
塘屿岛南中村居民早年从莆田搬迁过来,在建筑上也自成一派,红瓦是塘屿石头屋的一大特色,上面压着墨黑色的石头,形成黑与红的强烈对比在这些古老的村落里,随意的一个快门,都有大师级的创作风味。竹篙厝在平面布置依次为门廊、房间、前天井、厅堂、房间、后天井,建筑前后都有门,在厅两边各有小门可与左右房子相通,天井上开鱼眼天窗。
敖东东限洋渔村的石头厝(陈星 摄)流水镇君山村石头厝村落,极具海洋居住特色。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村落和石头厝,去年10月,实验区委托清华大学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平潭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该规划加强了现状石构建筑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并注重与国家、地方政策相衔接,已形成初步成果。
碉堡般的石头厝,以古朴亘古的身姿成就了布景般的原生态景致,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斗天战地生存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海岛儿女打拼世界的浓浓乡愁,也成为平潭旅游的新名片。进入上世纪80年代,农村住宅开始改变旧四扇模式,采用浅房、大窗,房屋结构由石土结构向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发展,层数也由双层向多层发展。
独特的建筑、原生态的生活,俨然一种返璞归真之美。由于长年与世隔绝,平潭还保持着原生态的石头厝建筑群,再加上独特的滨海地貌,让这些古老村落更具魅力。(王凤山 摄)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古老的民谣诉说着平潭岛前世的寂寥。海岛儿女的浓浓乡愁诗人海子说:建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王凤山 摄)石头厝的窗户,形状像碉堡。她认为,平潭可以借鉴马祖石头厝民宿开发模式,融入当地民俗活动,还可以与台湾经营者合作,让台湾元素与平潭本土元素融合,将石头村落建成一个可供游客进行休闲、度假的旅游点
区领导谢秀桐、王进足参加考察。当天,在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秘书长张培栋,南平市副市长廖俊波等陪同下,许维泽一行先后参观了武夷山高铁东站交通枢纽项目、崇阳溪旅游景观漫道工程、武夷新区高新技术园区(创业园)等工程和项目。
16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许维泽率领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武夷新区学习考察,分享交流经验,推动两地合作迈上新台阶。张培栋说,南平与平潭渊源深厚,两地在区域经济合作、产业培育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同时,推动与武夷新区合作发展,促进两地开发建设迈上新台阶。许维泽说:武夷山高铁东站已建设成为集站前交通枢纽、武夷客运总站、大武夷智慧旅游集散中心等多位一体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项目,设计规划合理,功能定位明确。如今,平潭建设日新月异,政策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展建设成绩喜人,希望加强与平潭的合作,在新区产业规划建设、集聚人气等方面分享交流经验,推动新区发展。武夷新区设计理念大胆超前,建设速度全面提升。
平潭同样作为新区,一定要学习借鉴武夷新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区位、产业、环境、政策优势,发挥基层建设者敢打敢拼的干劲,以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精气神,加快开发建设步伐。许维泽代表考察团感谢南平市的热情接待。
一路上,许维泽一边认真看,一边详细了解武夷新区的政策规划和重点项目。他说,经过实地考察,对武夷新区的建设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
平潭高铁中心站建设一定要站在高标准、高规格的基础上,做好前期各项规划设计工作,积极吸取总结借鉴武夷山高铁东站的建设经验和成果,推陈出新,用创新理念建设优质精品工程。南平市、武夷新区领导对许维泽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